正在阅读:徐树楠,县城西门徐家第一名文进士,官至四品,后以身殉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徐树楠,县城西门徐家第一名文进士,官至四品,后以身殉职…

转载 方璜2025/04/14 10:07: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42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徐树楠生平事迹考述
樊明芳
徐树楠,字南生,号让木,徐丰之子,县市乡(今冯川镇)上坊西门街徐家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登进士第,系西门徐家第一名文进士。同治版《奉新县志》卷8·人物1“(道光)十五年乙未刘绎榜”进士第50页载:
(同治版《奉新县志》书影)
“徐树楠,字南生,号让木,丰之子,由景山官学教习登第,即用知县,分发四川,任昭化县知县,充己亥乡试同考官。大计卓异,以父忧归,服阙,复选浙江龙游县知县,充己酉、乙卯乡试同考官,调钱塘县知县,署玉环同知。时乐清民乱,势张甚,树楠相机防剿,俘首恶。事平,树楠先以卓异荐,内升礼部精膳司主事,至是大府以功上请开缺以同知留浙,寻授东塘海防同知,加知府衔。奉委帮办军务,防守镇东楼,城陷殉节。奏闻议恤,追赠光禄寺卿衔,入祀京师、浙江昭忠祠,赏给祭葬抚恤银两、云骑尉世职,浙江忠义局有传。”
县志所载徐树楠生平事迹固然准确,然不够细致。现据县志所载简传和《新吴西门徐氏三修宗谱》所载光绪己卯科副贡、尾琴居士、姻眷教侄刘发昌《钦赠光禄寺卿殉节同知保升知府徐让木先生家传》,兹将其生平事迹综述如下。家传云:
“先生讳树楠,让木其号也。封君玉年公望隆山斗,领乡荐第三名。昆季五,先生居长,次树榛,三树榘,四树杰,五树栻,宝桂齐荣。封翁未遇时,因诬受累,先生痛父冤,杜门不出数易寒暑,遂得以高才中式嘉庆己卯科举人,道光乙未通籍,任四川昭化县知县,合州知州。”
由上可知,徐树楠系西门街举人、截取知县、加大理寺评事衔徐丰(字兆登,号玉年)之长子,其父曾受人诬陷,蒙冤受累,徐树楠因此数年杜门不出,专心举业。嘉庆二十四年(1819),他中了举人,出任景山官学教习。道光十五年(1835),他以景山官学教习身份登刘绎榜进士第,被朝廷授即用知县,分发四川,初任昭化县知县,充己亥(1839)乡试同考官,调任合州知州。家传接着说:
“是时,封翁犹任新城学署,先生迎养不就,嘱曰:‘事亲能竭其力,事君尤当致其身,毋以老缺残牙虑。’先生益贤劳自任。比丁外艰,卸篆,服阙,改授浙江龙游钱塘知县。”
正在此时,父亲徐丰仍在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任县学训导,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徐树楠很想把父亲接到身边奉养,但父亲却写信对儿子说:“事亲能竭其力,事君尤当致其身,毋以老缺残牙虑。”在父亲的鼓励下,徐树楠更加贤劳自任,专心政务。在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核中,徐树楠因政绩卓异被定为优等,提拔名单已被推荐上报,不料父亲却因病逝世,他只得辞官回家奔丧。办完父亲的后事,守孝期满之后,他回到吏部候补,先被补授浙江龙游县知县,再调任浙江钱塘知县。家传接着说:
“咸丰二年署玉环同知。时顽民梗化,势烈甚。先生相机防剿,俘首恶,事平,卓异擢礼部精膳司主事,保升知府。寻授东塘海防同知,因母忧解任。逆匪倡乱,大吏重其才,留之共襄军务,先生亦素具杀贼志,不忍去,禀遗命也。”
咸丰二年(1852),徐树楠出任浙江玉环厅(温州分府)同知,当时乐清县有些刁民发动暴乱,来势十分凶猛。徐树楠作为知府的助手,他率官军相机防剿,俘获了带头闹事者,平息了这场暴乱,徐树楠也因平乱之功擢任礼部精膳清吏司主事,但浙江总督和巡抚却上疏请求将徐树楠留在浙江任知府。不久,徐树楠被任命为东塘海防同知(正五品)加知府衔(正四品)。朝廷重用,加官进爵,本当努力报效国家,然因母亲逝世,他只得辞职回家奔丧。时因太平军起义,时局动荡,上司重视他的才能,坚持要挽留他共襄军务,他想起了父亲生前“事君尤当致其身”的教诲,如今国家有难,正是需要自己出力报效之时,他于是写信向家中说明原委,决定留下来尽职尽责。家传说:
“十年贼至,先生素勇,巡城城陷,先生坚守镇东楼,正其衣冠,骂贼不屈,贼以利刃箝其口,血流至足,浩气完归。奉旨赐恤,敕建专坊专祠。”
咸丰十年(1860),徐树楠奉命帮办军务,防守镇东楼(今宁波奉化一带)。适逢太平军大军攻城,徐树楠巡城时,城恰被攻破,虽经努力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他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怒目而视,破口大骂,誓死不屈,太平军只得“以利刃箝其口”,不让其说话,鲜血染红了全身,浸透了双脚,最后被砍头而英勇就义。事迹上报朝廷议恤,咸丰帝追赠光禄寺卿(从三品)衔,入祀京师、浙江昭忠祠,赏给祭葬抚恤银两、云骑尉世职,浙江忠义局为之立传。家传开始和末尾两段评价说:
“我让木前辈老先生,孝子名儒,忠臣义士,备于一身。得天地之正气,为天地之完人,蓄道德,能文章,欧阳永叔其伦也。读圣贤书,所学无愧者,文文山之就义也。冯岐也与庐陵吉水后先辉映,焜耀古今也。”
“呜呼盛矣!先生之头,严将军头也;先生之舌,颜常山舌也;先生之学,因孝而成也;先生之忠,移孝而作也。然则谓先生为忠臣,为义士也,可谓先生为孝子,为名儒也!”
作者在前段将徐树楠与庐陵欧阳修和吉水文天祥相提并论,盛赞其为“读圣贤书,所学无愧者”;在后段将徐树楠与东汉末年武将严颜和唐代武将颜杲卿等量齐观,盛赞其为忠臣、义士、孝子、名儒;虽或有过誉之嫌,然因其所处时代和立场不同,各人功业自不可同日而语也。徐树楠后裔情况如何?刘发昌在家传中补记说:
“举丈夫子二,长焯,优廪生,候补知县,奇才亦仙才,惜早下世;次炽烈,浙江永嘉平阳知县。孙士英,湖南蓝山县知县,士兰任莲花厅典史,士佳浙江巡检。曾孙钟庆,福建候补知县。椒之馨耶?瓞之绵耶?继继绳绳,簪缨弗替耶?发昌末学小子粗记其大略,以俟史官之采焉。”
徐树楠虽以身殉职,然其子孙椒盛瓜绵,且能绳其祖武,徐公之灵亦当瞑目于九泉之下矣!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13870547288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