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年以来,干洲司法所以打造全县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为契机,将法治元素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阵地聚人气、以法治润民心、以文化促治理”的基层法治建设新路径。截至目前月,公园累计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辐射周边县乡。
以阵地聚人气。
跳出“建园即完工”的思维定式,该所以公园为圆心拓展普法半径,形成“阵地+服务”工作模式:一是创新载体激活“静态阵地”。每月开设“公园普法小课堂”,组织法官、律师、“法律明白人”围绕征地补偿、婚恋纠纷等高频问题现场说法,累计开展专题讲座10场,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二是提供便民法律服务。在公园内设置法律援助宣传牌,告知居民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条件和流程,同时引导群众前往司法所内寻求法律援助,以正当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以法治润民心。
该所积极与干洲潦河文化艺术团合作,将法典内容改编成“三句半”节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了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知识宣传氛围。“三句半”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既简单又诙谐有趣,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
以文化促治理。
该所以民法典为依据,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体检”,排查“违法条款”“过时内容”,划定修订红线。通过入户走访、屋场恳谈、线上征集等多渠道收集草案意见,聚焦宅基地纠纷、移风易俗等农村高频问题,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彩礼限额”“宅基地登记”等具体条款,推动规约“接地气、能落地”。经司法所合法性审核后,提交村民大会表决通过。修订后,村规民约经备案公示,纳入“法律明白人”调解依据和村民自治考核,形成“修订—执行—监督”闭环。截止目前,全镇涉彩礼、土地纠纷同比下降42%,村规民约履约率提升至91%。
基层法治建设,贵在久久为功。民法典主题公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座连接法治与民生的桥梁。干洲司法所将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让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乡村大地,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法治根基。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