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干洲大桥的变迁
奉新县二中 退休教师周丽珍
这条横跨在北潦河上的大桥南北贯通,承载着北潦河两岸人流车往的重任,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历经战争的创伤,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经历了几次小修一次彻底重修。当然,也留下了我童年的脚步和往事的回忆。
小时候,为了筹攒我们兄弟姐妹的学费和家用钱,我常常提篮小卖(鸡蛋、果蔬之类)往返于干洲桥上,目睹了大桥的几次变迁。
儿时记忆中的干洲桥,是用平整光亮的长条麻石铺成的。宽约1.5米,长约120米。桥面不高,平了河两岸。因此,每逢夏季,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喜欢站在桥上开展跳水比赛活动,一个个扑冲扑冲往河水中跳。
我初见时的干洲桥距南岸约10米长之处是旧木板铺的桥面。那是1949年6月,在解放干洲的战役中被国民党梁匪炸掉的。国民党残匪梁家驹纠集一千多人在农历5月初五深夜偷袭驻扎在南岸档头村我解放军的一个先遣连。为阻止驻扎在河北岸村的解放军去增援,事先炸断了桥。干洲一解放,立即在原桥石墩上铺了木板桥面,以解决两岸百姓交通之急。
因老桥离河面不高,每逢雷雨季节,河水常没过桥面。加上几次洪水冲击,补铺的木板桥面霉烂,几处断板,摇晃不已。行人小心翼翼地行走在桥面。我提着货篮子也是颤颤巍巍地在桥上走着,生怕一不小心会从断板处跌入河中。即便如此,这座老桥依然坚韧不拔地承载着干洲人们的希望和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1966一1968年,时任干洲公社书记的帅道知同志任期内主持重修干洲大桥。筑高筑牢两岸桥头和桥墩,拓宽桥面,中间车行道可会车;两边人行道,人、车分开。桥墩桥面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建桥期间,帅书记经受“走资派”批斗会,会后赶往工地现场监督指挥,精神难能可贵啊!历经一年多辛苦建筑,一座六墩五孔的高大石拱桥胜利竣工!桥体坚固,承载力强,经久耐用。60年来几经特大洪水冲击至今仍安然无恙。后来只对桥面和栏杆作过小型的修补。
干洲大桥的变迁,不仅是干洲人物资生活的变化,更是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人们对生活的坚韧不拔的追求,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近几年来干洲镇几任政府为减轻这座老桥的交通压力,解决日常的堵车现象,分别在老桥上游约100米的红石滩、在下游的北溪李家村原渡船口建了新桥。
如今,干洲街镇一河两岸堤坝高宽平坦,畅通无阻,水患无忧。三桥平行飞架北潦河上,已成为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大桥上灯光仿佛是璀璨的银河,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一一家乡一尘
于2025年6月9日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