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今天,为何奉新家家的门前都会挂上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潦河文艺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今天,为何奉新家家的门前都会挂上它…

转载 方璜2024/06/11 08:28: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奉新远航信息 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当艾草的清香氤氲了整个屋子

餐桌上飘起蜜粽的甜香

今天,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到了

祝大家端午安康

片片艾草总关情…




端节门口插艾草(艾蒿)是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大习俗。为什么端节门口要插艾草?其来历民间传说版本众多,流传最广的是与黄巢起义有关。

黄巢起义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传说有一天,黄巢率造反大军兵临邓州城下,只见百姓成群结对惊恐万分地都往城外逃窜。在人群中,黄巢发现一个妇人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小孩,而手上却牵着一个年岁较小的小孩,他看着非常奇怪,就拦住这个妇人问:“你为何要背着大的小孩,而让小的小孩走路?”那妇人边走边说:“背上背的是大哥的孩子,大哥征召在战场上已经死去,大嫂也病重奄奄一息,如今把孩子托付给我,所以我有责任把孩子照顾好。而手上牵的是自己的儿子,即使有意外,我还可以再生。”

黄巢一听,非常地感动。心想,一个妇人家都可以有这样的爱心去爱别人的孩子,而我一个堂堂的男子汉,怎么不如一个妇人家呢?当他得知逃难的人是为了怕黄巢来袭被杀害时,便对妇人说他就是黄巢。那妇人一听,吓的双腿发抖,慌忙跪下求黄巢刀下留人。黄巢心一软便扶起妇人,随即挥刀砍断路边的一株艾草交给妇人。说:“你回家插于门口,官兵看到有艾草的门户就不会杀戮。”

那妇人返回城内并迅速把此事告知百姓,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城内的百姓家门口都插上了艾草,待黄巢攻入城内时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他下今凡插有艾草的门户一律不得侵扰。就这样,这个城内的百姓安然无恙。而那些贪官污吏因百姓憎恨之极,没有一个被告知,门口没有插上艾草,结果被黄巢率兵悉数被杀。

后来,人们为记住这个日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门户上都习惯插上艾草,久而久之,这一习俗便流传至今。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文化习俗的传承只因历史的渊源和深邃,给我们镌刻下不可忘却的印记,那片片艾草总关情……

小时候过端节,因吃的种类像扎粽子、炸虾须、蒸包子、煮茶蛋等品种繁多,母亲总要忙上几天,但母亲最不能忘的事是要我去田头砍艾草、剥菖蒲,似乎过端节若缺少这一习俗,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端节。可见端节门口插艾草、挂菖蒲是多么的重要。

艾草,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状植物,具有浓烈的香气。在奉新境内的田野土地上几乎都能找到艾草。
母亲做人做事都显大气,所以她需要的东西都不能小里小气,就连几根艾草她也要叮嘱我砍叶茂杆粗的。母亲插艾草也有讲究,门墙上打一个固定的小洞,年年把艾草插在这个洞里。艾草要一样长,插时枝杆必需向上,两边要基本对称,看上去就象两只雄鸡的尾毛高高翘起……

艾草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人们在端节后常把插在门口的艾草叶摘下晒干收藏以防不便时使用。母亲是半个医生,我有风寒感冒时都是她让我一碗姜汤喝下,一把艾草贴于肚脐,便药到病除。比现今到医院去看感冒又验血、又拍片瞎折腾省事得多。

小时候,我很淘气,蹦蹦跳跳常有受伤的事发生。有一次,我踦高跷摔破了膝盖,血流不止,我自己都吓的直哭。母亲见状,却不慌不忙从抽屉里拿出用一块布包着的艾草,从中抓一把放在碗里点燃成灰,接着撮在我受伤的膝盖上,再用一块布包扎。不久,血止住了,几天后就完全得已恢复。
在老罗坊的上街头有一个“舒道”婆婆,年龄不小,她懂很多民间治疗医术,什么“收惊吓”、“挑冷射”、“止嗝”、“失眠做梦”等等,经她妙手到处,定能病除回春。她用艾草疗理过许多患者的湿寒腰疼,都能得到康复,在民间也算是一个有名气的“土郎中”了。

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有如下记载:“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湿寒,转肃杀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想来,这长相看似娇柔纤细却极其普通的艾草,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想不到,它双脚已迈入了中医药殿堂的大门,已成为中医界尊宠的“医草”、“灸草”,并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艾草产业发展相当迅速,商业价值较高,在饮食、美容、养生、保健和医疗机构行业等多个领域需求巨大。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艾灸馆、养生会所、汗蒸馆、美容美发店都在主推艾草养生,全民认知度逐步上升,商业价值不容小觑。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当艾草进入诗人的笔下,便演奏出了艾草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华章。随着时代的变化,艾草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除了传承端节插艾草这一习俗外,人们饮艾酒、食艾饼、洗艾澡等也成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艾草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而艾草遍于野的鲜活生命却赋于了传统文化深奥的内涵,它不仅有“草中钻石”的美誉,更让人们情有独钟……

甘道友

奉新县罗市人,县财政局退休干部。曾聘任《法制周报》、《文学启迪》多家报刊记者。有《那远去的日子》、《长城能推倒吗》、《活在当下》、《尽在语中》、《酒啊 ,酒》、《广阔天地绽芳华》专著出版。系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江西宜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宜春市、奉新县“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理事。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