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将于今天(7月4日)17:00截止
亲爱的考生们
你的志愿填好了吗?
是否确认提交?
温馨提示
尚未完成志愿填报的考生
请抓紧上网填报
错过志愿填报时间
将无法进行补报
填报志愿宜早不宜晚
7月4日17:00,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准时关闭。为避免临近截止时间时因停电、计算机损坏、网络繁忙无法登录等意外情况,造成填报志愿无法正常进行,建议最好在4日上午前完成填报。
认真核对 切记提交
考生须仔细核对所填写的志愿是否正确,如核对无误,点击“我已确认所有志愿无误,进入志愿提交”按钮提交志愿,如需再次核对,点击“返回志愿核对”。
在志愿提交界面,输入密码,点击“确认提交”按钮,等待出现志愿提交成功提示信息,则完成了正式志愿提交。
进入“正式志愿查看”,可查看已提交的志愿信息。
时间截止前可修改一次志愿
提交志愿前,请考生仔细核对,确保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填报的类别、批次等信息准确无误。填报后如果想法有变化,只要是在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以对已提交当次志愿修改一次。系统以填报时间结束前最后一次成功提交的志愿数据为准。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不能再进入系统修改和提交志愿。
第一步:明确自身定位
考生要知分、知线、知位,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结合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等,确定专业意向和求学区域。同时,可参考一分一段表,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情况,以及各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大致确定能报考的院校层次和范围。
以下是
江西2025年高考一分一段表
↓↓↓
第二步:合理设置志愿梯度
遵循 “冲、稳、保” 的填报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院校,保持适当梯度。在同一院校内,按专业的热门程度和录取分数高低进行排序。往年录取位次比自己位次高的、跟自己位次相当的,以及比自己位次低的各选几个志愿,最后还需要跟目标学校的招生老师再进一步确认之后再提交。尽量填报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可有效避免退档风险。
根据自身定位和成绩,初步划定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范围。并认真研读这些院校的招生章程,仔细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挑选出与自己的兴趣、分数以及批次相匹配的院校。
(点击蓝字跳转查看)
第四步:综合个人意愿确定志愿顺序
结合个人的意愿,综合考虑院校的性质、地域以及对专业的兴趣程度等因素,将志愿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最终确定志愿填报顺序。特别提醒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高度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被退档。
第五步:利用模拟填报和参考工具
模拟填报
依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提前进行模拟填报,熟悉填报流程和系统操作。
参考工具
不久前,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全新升级上线。系统开通31个省份本专科普通批次志愿筛选服务,考生及家长可依据本人高考成绩(位次),参考历年录取情况、院校及专业满意度、就业状况及跟踪调查等多方面数据,个性化筛选志愿。
1.按时填报志愿
牢记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提前准备,预留充足时间填报,不要拖到最后时刻,防止因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提交失败。
2.保管好个人信息
牢固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登录密码等,切勿透露给他人,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导致志愿被篡改。
3.避免退档风险
除了专业不服从调剂可能导致退档外,部分院校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考生需提前核查避免退档。同时需注意,平行志愿按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投档,且是一次性投档,一旦退档那么只能等到下一批次再进行投档。
4.理性报考新专业
教育部 2025 年新增的 29 种专业多围绕国家重大项目、新技术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设置,虽提供了新机遇,但占比相对较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除非个人优势与新专业高度匹配,否则勿盲目追新。选专业时,应以自身兴趣潜能为核心,结合长远职业规划,避免因追逐 “热门就业” 而忽视个人适配性。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5.防范招生诈骗
高考录取工作规范严密,不存在 “低分高录”“指定录取” 等情况。考生及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的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获取信息,警惕非官方网站发布的不实信息,不轻易相信所谓的 “高考志愿规划师” 或其他非正规机构的承诺,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祝福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亲爱的市民:
奉新正创建文明城市!请文明用语、诚信经营、礼让行人、公共场所不吸烟、不高空抛物……奉新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