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历富村因建房争议引发纠纷的邻里双方当事人一同到赤岸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进行调解。“老娘舅”调解员通过面对面说情讲理释法,从法律、政策及情理等方面提供专业说法评理意见,最终成功化解两家矛盾恩怨。
矛盾纠纷有了去处,群众情绪也就有了出口。近年来,赤岸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精髓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精细化治理,推动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阵地建设“规范化”,夯牢综治实战“基本盘”。
标识指引清晰、业务窗口明确,走进赤岸镇社会治理百米服务圈,犹如进入“社会治理超市”。矛盾纠纷、劳动就业、法律服务等,在这里均可以“一站式”找到解决方案。而在以前,群众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往往要“多地跑、多头跑、反复跑”,耗时又耗力。
为实现群众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赤岸镇整合综治中心、司法、应急、综合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机构职能,形成赤岸镇社会治理百米服务圈,着力打造集咨询、接访、矛盾纠纷调解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统一开展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治理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满足群众反映诉求“跑一次”。2024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形成案卷60份。
高效运行“常态化”,下活综治实战“一盘棋”。
赤岸镇作为城关镇,信访工作压力大。为有效形成信访清单闭环管理,赤岸镇严格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每月召开信访联席会议研究调度信访化解工作,定期专题研判信访突出问题,全年化解信访积案3件,稳住重点信访风险6起;“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充分利用调解员亲邻里、熟法理的特点,推动“老大难”信访问题拔钉清障。今年以来化解初信初访69件。
为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播,进一步推动法治文化在基层的普及,赤岸镇将发生在群众身上的电信网络诈骗、婚恋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及其他违法犯罪等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广泛宣传,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利用党员大会、“干群面对面 党群心连心”活动、“心连心”走访等人员集中的契机,全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2024年累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36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多人次。
网格治理“精细化”,构建综治实战“大格局”。
赤岸镇坚持把网格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全面铺开“心连心”网格项目。将镇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大学生专干纳入网格,用好村民小组长、理事会成员、党员等村级自治力量,融合人民调解员、片区民警、新时代文明实践员等多元专业力量,强化“心连心”网格力量保障,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网格员每周主动到村民家中“日访+夜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变为网格员的“履职清单”。截至目前,网格员完成走访6516户次,覆盖全镇228个村民小组,累计收集意见建议975条,累计收集好人好事37件,化解矛盾纠纷106个,推动村民需求在网格发现、隐患在网格摸排、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全面实现“有问题解问题,没问题连感情”的美好愿景。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