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怀念母亲---谨以此文纪念母亲百年诞辰!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怀念母亲---谨以此文纪念母亲百年诞辰!
转载
方璜于 2025/05/12 08:54:4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远航奉新
9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母亲节又要来到了!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我又想起了慈祥可亲的老母亲。母亲离开我们整整15年了,每当想起母亲,想起她晚年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身影,想起她忠厚善良的品格,心里便泛起悠悠哀伤,禁不住热泪盈眶,她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母亲1925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店下镇芗溪下卢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8岁嫁给父亲。抗战时期躲鬼子,随父亲公婆小叔逃难到奉新罗坊定居,生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
母亲娘家兄姐妹三个。舅父老大,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勤奋努力志存高远。解放初便和舅母带领全家老小闯荡武汉,从偏僻乡村华丽转身,变成为大都市人,且事业辉煌。老二即母亲。老三姨妈,丈夫在吉安市医药公司工作,长期担任采购员,为公司业务跑遍全国各地,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优秀人才。他家在吉安市区。
母亲和父亲
母亲生前曾经自豪地对我们说:我小时候好幸福,你外婆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我家钟表字画,油漆花厅,太师椅,八仙桌,影壁回廊,天井矩方。由于家境优渥,母亲从小可能有些娇生惯养,体力劳动是比较差的,但母亲为了我们一大家子还是吃了不少苦。记得小时候,母亲做饭洗衣带孩子,她又是出名的爱干净,所以做事总不如一般女人麻利。那时候生活艰苦,晚上经常要和祖母做针线补衣服,那时家里的电灯是由电厂统一开关的,一般是晚上6:00开灯,10:00左右熄灯,熄灯前5分钟会暗三下,叫报信,提醒各家各户要熄灯了,这时母亲祖母便手忙脚乱地点上煤油灯,继续挑灯夜战,干到三更半夜。母亲最大的优点是做事追求完美,尤其做针线活是一绝。她做的鞋针线紧密、结实耐穿、舒适温暖、美观大方。就是补衣服,也要把破处补的像绣花一般。她毛衣也织得非常好,还会织花纹,我们穿的毛衣都是她织的。
1968年10月,我们全家下放农村时,生活非常艰苦,连蔬菜都没有吃,肉禽蛋类就更不用说了。转眼就到了冬天,真是粮尽菜绝。穷则思变,母亲说:这样下去不行!要想办法。于时她打破当地冬天不能孵小鸡的禁忌,借了当地一村民家的抱鸡婆,孵了10个鸡蛋,竟然孵出了九只小鸡,小鸡长大后生蛋,便提前解决了吃蛋的问题。母亲还很会做吃的,那时粮食紧张,她就隔三差五的做些红薯饼,南瓜饼之类。我记得她还做过一次米糠饼,那是用极细的米糠(奉新话叫洋糠)拌点面粉做的,我们吃着,竟然也还觉得挺香甜的。母亲还会打凉粉、做米酒、扎粽子等,总之,母亲用她那灵巧的双手,给我们苦涩的生活抹上了一层甜蜜的记忆。
母亲最优秀的品格是忠厚善良,那时候城里街上乞讨的叫花子比较多,真假难辨,母亲看见总会给个一块两块的,我对她说:现在讨饭的都是骗子多。母亲则说:总不可能都是骗子吧,要是讨饭都讨不到,那穷人真是绝了路了。
母亲从小教育我们要努力勤奋,诚实善良,她的教育方式也很特别,她说:我小时候在樟树小学读书时,读过一篇课文叫《乞儿的歌声》,写的真好,说着便念给我们听:我也是人家的好儿女,为甚不学好?恨煞爷娘,只知娇养,光阴辜负了,忍耻偷生,沿门乞食,受尽路人讪笑,寄语世间为父母者,教育须趁年少。平原寂静,雪花纷飞。野无游兽,路断行人。天似软棉,怎能温身?地堆白银,怎能救贫?只苦了穷人,富翁正围炉暢饮……这篇课文母亲常常讲,我们听得耳熟能详。她的意思是,我们至少要学会自食其力。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虽然没有升官发财,大富大贵,但个个勤奋努力,求学上进,无论在外地的还是在老家的,都有一份美好的事业,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子孙后代个个都是好样的,没有辜负她老人家的教诲。
母亲和孙女杨夏娟
我们怀念母亲,就是要学习,秉承母亲做事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忠厚善良的优秀品格,勤奋努力,与人为善,把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好,把我们的优良家风发扬光大。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母亲百年诞辰,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母亲!也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1958年5月出生,奉新罗坊人。爱好文学,有作品见诸报刊、网络平台。现居珠海,系奉新县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