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自强不息传播中医爱满人间记原奉新县交通局党委书记、现中医专长医生田南昌同志田南昌同志是奉新县交通局一名退休干部,她出生老革命家庭,是红军的女儿,今年69岁,党龄40多年。1980年,田南昌同志
人间留不住瑶池莲花开一一悼念周训莲老师2018年8月18日晚间,我在深圳惊悉周训莲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顿时悲痛欲泪。于是,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以示悼念。周训莲与她的丈夫赵昌勋合影似一声劈雷毁了栋梁,如
奉新有一位老红军,曾担任过新四军陈毅司令员的勤务员舒卫平在奉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都熟悉潘骥、田寿修老革命,因为他俩同属老红军,又都是奉新人,而且离休后定居奉新,所以子女都在奉新长大。我和潘赣生、
84年前,罗坊的潭头山曾发生过一场战斗甘道友位于罗坊潦河下流岸边的潭头山,每当夕阳西下,河面波光粼粼,潭头山在夕阳余辉的映衬下,山水相连,形成“潭头夕照”一幅美丽的画卷,成为罗坊历史上的“八景”之一。
严氏《家范》留传百年至今依然意义深远樊明芳老师编著的《罗市文史钩沉》一书中,记载着民国13年(1924)罗坊《严氏宗谱》所收录的《家范》十点要求。尽管时间过去了近百年,但严氏《家范》的十点要求对如今的
深山盛开的奇葩盛夏如火,赤日炎炎,进入三伏以来,人们被它的淫威折腾的够呛:"哎!热的真难受"。九云岭下的澡溪乡坑头村,在此时,却是凉风习习,眠不离被,山风″嗖嗖",真应了古人说的"身无棉衣莫上澡溪",
别了知青岁月却难忘那块炽热的沃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规模之广阔,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结局之豪壮;真可谓是空前绝后……1995年8月的一天,奉新罗坊青年场驻地坪上村迎
拨开乌云见太阳1952年3月初的一天清晨,奉新县上富镇以西某山区,乍冷还寒,天空中弥漫着丝丝白云,待到早上7点过后,雾色完全散去,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大地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翠绿的
闯过鬼门关的小孩钟艾晴/文1970年7月5日下午2点左右,九云岭下的澡溪公社坑头大队的社员们兴高采烈、喜笑颜开,他们奔走相告:"今布(客家话"天")晚上又(有)天(电)影勘(看)"!这消息如炸雷般的传
奉新上富“老干妈”大凡在外打过工的人都知道"老干妈"辣椒酱的味道。它酷劲十足、辣中带香,"涮、涮、涮"!一碗米饭很快就咽下肚子了,这对我们奉新吃辣的人来说委实是太过瘾了,有种荡气回肠的豪爽感觉。俗话说
平凡的李云师傅吴庆根/文2000年春节后,宜春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奉新县城至罗市镇竹溪、兰田村班线,一个年约50来岁、身高1米7左右不胖不瘦的男司机出现在驾驶室。他微笑地面对乘车的上下旅客,关怀上了年
在那远去的日子里总有人让我心存感激一九八零年农历八月初一,历史悠久的罗坊物资交流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天上午,我和生产队里的社员胡效想、周文生、刘万福正在公社的大门口“做小工”平整地面。我偶尔抬头一
“九点水”的传奇故事记江西省景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海涛和他的产业园舒卫平2023年7月16日上午,应江西省景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海涛邀请,我前往景辰农业示范园参加开园庆典。江西省景辰农业示
李福升妙手回春108个膏药治愈绝症医生李福升罗坊的民间伤科医生李福升,生于1906年,1994年寿终。他一生有过妻室,却膝下无欢。他一生的经历谈不上传奇,却让后人津津乐道,时有怀想。李福升祖籍干洲枧下
一段刻骨铭心的儿时回忆舒卫平2021年4月2日下午,接到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龚南奇的电话,奉新县潘老革命的儿子潘赣生、潘南生兄弟清明节要来奉新祭奠其父亲,想约我见个面。下午潘
叔叔大义灭亲报案民兵队长擒特受伤甘道友1952年,在罗坊巴源村发生过民兵中队长带领民兵捉拿国民党特务的真实事件。为了解事件的经过,笔者来到巴源村先后采访了涂文生、喻焕文、闵业吉三位老人。老人们头脑清醒
一个人的长征徒步朝圣九华山熊厚今2023年6月2日,我决定徒步朝圣九华山。这次朝圣目的是,报佛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超度冤亲债主,祈求国泰民安。这个目的能否达成,我不得而知。其实,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
永大祥烟丝名扬湖北赵明德夫妇誉满罗坊说起老罗坊烟业的辉煌历史,罗坊老一辈的人自然会想起当年的三巨头:赵明德(老商号“永大祥”)、周作德(老商号“周德丰”)、郑大福(老商号“福源祥”)。这三位烟业老板在
奉新有一位和李大钊、赵醒侬齐名的革命英烈舒卫平奉新远航信息6月16日刊登了我写的“奉新有一人,曾担任红军军团以上干部,建国后却被枪毙”一文,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今日头条》也转载了此文。涂振农健在的儿子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过好中国人自己的节日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的习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插艾蒿和菖蒲又是为了什么呢?历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五月是“毒月”,五月中尤以五月初五这天毒气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