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坊有一座毁于战乱的三郎庙奉新县的老罗坊(罗市)历史上有一座“三郎庙”,它位于上街头前往冶城路上的右端。几百年来它宛如镶嵌在罗坊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在岁月的尘埃中璀璨夺目,它曾经是当地民众信奉敬仰之地
援朝老英雄采访侧记今天赴上富,东垦,会埠采访了宋仲荣,彭丛贻,邹志荣三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英雄,他们年龄最大的102岁,年龄最小的96岁。通过近距离和老英雄接触,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原以为会
此情绵绵无绝期2025年5月4日上午,在奉新县罗市镇坪上村曾家堎原青年场地,聚集了大批男女老人,他们虽有的头发花白、秃顶,步态轻慢,但仍掩盖不住激动的内心。第一任场党支部书记、84岁的涂文生来了,精神
老甘新语汶川,永远的铭记……时光的车轮缓缓向前,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汶川5.12地震,已经整整17周年。然而,每当提及那个日子,伤痛依就在心底隐隐作痛,那片曾经遭受重创的土地,那些逝去的生命,永远刻在了
宋应和生平事迹考述樊明芳北乡雅溪宋氏第11世只有一位进士,名叫宋应和,他是宋诰之子、宋国华之堂侄、宋应星之族兄。同治版《奉新县志》卷8·人物1“万历十四年丙戌唐文献榜”进士第22页载:“宋应和,字道达
老甘心语世上亲恩深似海天下母爱重如山岁月的风,轻轻拂过生命的长河,许多记忆被冲刷得模糊不清,唯有母爱无处不在……母爱的伟大,宛如广袤的苍穹,却始于生命之初。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母亲便将自己的一切
【潦河寻石记】一直想到老家母亲河——潦河去捡捡“潦河奇石”,今天终于得机会和几位本县爱石同仁亲临河边捡石头。今天也是我从原来只是参观、看石头展览到亲临河边捡、挖石头,也即从理论认知到实际操作跨出的第一
袁去华生平事迹考述樊明芳中国文学发展到宋代,形成一座新的高峰——宋词。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词作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民族矛盾,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在风格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中的豪放派以北宋的苏轼和南宋
甘道友记忆中的家乡在时光长河的幽僻角落,记忆中的家乡静静伫立,如一首深情的老歌,轻轻哼唱间,乡愁便溢满心怀……故乡的村口,老柳树盘根错节,似一位慈祥老者,守望着这片土地。粗壮的枝干,撑起岁月的天空。儿
老甘心语打架: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在生活中,因一时冲动而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并不少见。很多人在情绪上头时,控制不了自己,拳脚相加,往往忽略了打架背后严重的法律后果和高昂的成本付出。那句“打输了住院,
王应斗生平事迹考述樊明芳王应斗(1594-1672),字天喉,号北垣,别署万松居士,祖籍湖广崇阳(今属湖北咸宁市),徙居奉新县县市乡(今属冯川镇)下坊。参加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科乡试中举人。天
徐文琏崇祀名宦乡贤祠樊明芳徐文琏(1575-1632),字殷夫,号孟门,奉新县县市乡(今冯川镇)上坊西门街人。徐望郊生有五子,均系县学秀才,徐文琏排行第二。同治版《奉新县志》卷9·人物2“万历二十五年
老甘心语人生都很普通何须好高骛远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聚光灯总是聚焦在少数耀眼的人物身上,他们成功的故事被反复传颂,仿佛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然而,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世上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普通。
奉新“新红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致敬最可爱的人》画册拍摄工作,九位抗美援朝老兵接受采访……甘道友曾冯发3月27日,宜春市新四军及红色文化研究会(简称“新红会”)、宜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拟联合组织拍摄
不虚此行雪伢寨1970年4月2日,澡溪公社株梓大队妇女主任、坑口生产队何清梅大姐,趁这农业生产还未大规模开展时,在一个夜色将临之即,来到知青点,笑容满面地对我们女知青说:"各位明天去不去雪伢寨游玩"?
老罗坊古建故事:“天主堂”曾驻扎中国军队在老罗坊(罗市镇)的严家头上,有一座古建“天主堂”位立于马路旁边,它像一位脸颊布满皱褶的长者,守望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承载着历史过往的故事,诉说着主人时年流转的沧
徐树楠生平事迹考述樊明芳徐树楠,字南生,号让木,徐丰之子,县市乡(今冯川镇)上坊西门街徐家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登进士第,系西门徐家第一名文进士。同治版《奉新县志》
儿时的友谊,永恒的记忆舒卫平今年3月底,我收到儿时邻居潘琳娜、潘干、潘峰三姐弟的邀请函,拟定于清明节中午在奉新茶油王酒店宴请儿时的街坊邻居“重温儿时梦,再叙儿时情”,令我激动不已,勾起了往事的回忆..
梦回故乡闹鱼时昨晚做一梦,頗为有趣:竟梦到小时候在故乡闹鱼,那梦中的欢快场景一直把我笑到醒。有人说:有一种梦是记性梦,和个人的自身经历有关,我觉得很有道理。像这个梦,显然就是小时候的记忆在梦中重现。闹
罗市港下燕子岩我是罗坊(市)人,当然,要知道一点自己身边的事。邹德才,罗市镇港下大队马路口生产队副队长,是我父亲的好友,而且很喜欢我,因了此关系,我叫其"德才叔";他中等个头,体格健壮,放套子打猎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