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爷指点迷津胡十万一夜暴富奉新会埠镇西庄村的招宾,除了有一座建于明万历二十八(1600)年的四柱“济美”石牌楼让世人注目外,还有一位财主“胡十万”的许多故事在民间传说。传胡十万(原名胡坎锋)是土生土
二十年前发生在奉新的一次险情舒卫平近日,在与朋友聊天时,聊到20年前,发生在奉新坳上水库抗洪抢险的一事,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的场景:2003年6月下旬,全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潦河水位上涨,水库超过历史水位
岳飞与奉新的情缘樊明芳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在攻打叛将李成的战斗中,他在奉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袁师傅制作传统美食“大头老面烧饼”久负盛名罗市镇的“大头老面烧饼”是由袁焕全(大头)师傅经营的传统美食,始于80年代初期,已经营40余年。袁师傅从年青干到现在,岁月在他额头留下印迹,而“大头老面烧饼”
横桥李仁堂遗爱临高县樊明芳在南潦河上游段河边,有一个自然村名叫横石桥,古隶奉化乡(今上富镇),今属干坊镇,其得名缘于河中的一块石头。同治版《奉新县志》卷5津梁第20页载:“横石桥在奉化乡,县西一百里,
农民姚光后无师自通手工制作篾具远近闻名罗市镇佈稻村有一位农民叫姚光后,他从未学过竹编制作技艺,却能用毛竹制作出日常的生活用具。带着好奇的心理,我特地登门去拜访了他。通往姚光后师傅家的水泥路。姚光后,今
义薄云天"姑嫂桥"奉新县澡溪乡蕉园村茅岗铺(亭子)有10多户人家,它是我县西部山区最古老的居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防亡国王室东山再起,在全国各地关獈险要遍设亭子,以查验过往行人。于是,有
大姐今年九十龄巾帼风采女性之光勇敢·自信·独立·美丽大姐甘道菊,1934年农历8月16日生人。按农村寿庆“满虚不满实”的风俗,养女于4月9日在仰山乡为母亲甘道菊举办九十岁生辰寿宴。大姐的弟妹和晚辈悉数
清明节的遐想清明,一片嫩绿、大地回暖,是24个节气中的第五位。它始于春秋战国时的重耳寒食典故;至周朝,离今已有2500多年了;清明的前一天叫"寒食节",到了隋唐年间(581一907),清明节和寒食节融
见证生离死别,让我对生命更加敬畏在一年一度清明节即将来临的日子,让我想起了去年年终自己经历的一段往事……罗市镇98岁高龄的周诗祭老师,他去世的当天还饮食正常,头脑清醒,儿女们筹划今年开春按农村的风俗给
险酿悲剧的农药1988年初夏,奉新县某乡养路队职工宋某,因他是"老革命",领导为照顾他的夫妻关系,聘请其爱人在单位做炊事员。某日早餐时夫妻因小事发生口角,脾气暴躁的男方见吵不过女方,趋步动手推了下她,
老家门口的这条河我喜欢怀旧,在怀旧的中追寻岁月的过往,在过往中撷取难忘的故事。这不,阳春三月,我从深圳回到老家罗坊,老家门口的这条河又勾起了我许多回忆。我土生土长在罗坊,吃着用河水煮的米饭长大,不知多
奉新一中校门重兴始末樊明芳奉新一中自1999年7月迁址以来,历经以陈少平、赵家材为校长的两届班子的共同努力,校园面貌大为改观,办学成果十分显著。然因教育园区建设之需,原位于校园东南隅的校门被忍痛拆除,
巾帼罗时琴,最美奉新人三月中旬,奉新远航信息网的编辑小方告知我,罗市镇竹溪村的罗时琴被县委、县政府两办授予“最美奉新人”的荣誉称号,并约我写一篇文章。于是,我从深圳赶回奉新。3月20日上午,编辑小方和
百丈朝圣之旅樊明芳人生世间,免不了工作的劳累,生活的艰辛。于是总渴望着能有机会能出去走走,以便放舍身心,偷得片刻宁静。去年“五一”长假期间,机会总算来了,我和学校的几位同事,暂时放下了繁忙的工作,摆脱
抛锚1983年6月底,我在山区某供销社的分店布匹柜组做营业员。"三国无人廖化挂帅",阴差阳错戴了顶"负责人"的帽子,各柜组进货都要写计划报到我这里,再集中请当地的张师傅开手扶拖拉机去20里外的地方拨货
罗氏兄弟捐谷赈灾,朝廷颁旨立碑建坊樊明芳老师编著的《罗市文史钩沉》一书中,记载着罗市历史上许多懿行美德的故事,至今仍为邑人称道。话说正统五年庚申(1440)春夏月,奉新这年遭遇水灾后又继旱灾,特别是平
奇异果香飘寰宇我趁去县"苗木之窗"旅游的良机,去了趟"万亩猕猴桃"基地"。沿着水泥路进去,沿途触目皆是猕猴桃果林,水泥杆藤架漫山遍野,茫茫无际。时值初春,猕猴桃藤还未爆芽,似乎给人有种异样感。"于无声
惊人的窖藏1992年10月15日,我在罗市大集体商店做经理。听说去年秋本店退休职工王礼发在罗坊上街头逊和堂后(三幢进大土库)挖到了他自己窖藏的几百个袁大头现洋。议论纷纷,坊间传说不一,有99块说,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