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百箩坵比赛招亲
胡士琇赈济为民
相传胡十万的儿子胡士琇不但遗传了其父亲经商的基因,甚至在某个领域还要更胜一筹。梧岗村湖头的“百箩坵”就是胡十万的产业,胡士琇用租赁的形式租给梧岗村的一个大户耕作,他每年到时骑马坐轿负责收租,既减轻了劳力负担,又缩小了成本开支。
民间传梧岗村里有个员外,家中有一个女儿长的非常漂亮,眼看已到论嫁的年龄,媒婆多次上门提亲,却没有一个男人让她满意。员外寝食不安,想出一个栽禾比赛招亲的办法来为女儿择选如意郎君。比赛是让前来招亲的男人在“百箩坵”栽六垄禾到头不伸腰就可成为员外的女婿,抱得美人归。这一消息传开,参加招亲的男人纷至沓来,跃跃欲试。可这些男人在比赛中不是力不从心半途而废,便是累的腰酸背疼不得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六垄禾栽完而轻松上岸。
过了几天,本村梧头坪的一罗姓男人得知“栽禾比赛招亲”的消息,从外地匆匆赶回。他与员外的女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是家境贫寒,不敢意攀高枝。如今,员外为女儿举行比赛招亲,他不想错失良机,毅然决然要一试身手。员外的女儿得知罗姓男人要参加比赛招亲,顿时心旌荡漾,激动万分。她红豆相思,魂牵梦萦的罗姓男人,今天如愿来参加比赛招亲,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成人之美。
这天,员外相邀了当地几位贤达来到“百箩坵”一同见证这场“比赛招亲”。罗姓男人一身农民装束,头戴草帽,打着赤脚,他按员外的要求下田开始栽禾。只见他双手穿梭,两脚后退,六垄禾苗在他的手中如绿茵慢慢向前延伸,行距均衡,行行笔直,禾苗随微风摇摆,生机勃勃,似乎孕育着一对青年人爱的萌芽和希望。约一个时辰,罗姓男人一直弯腰栽完最后一株禾苗,当他挥汗如雨直腰上岸的时候,刹那间腰椎断裂,疼痛难忍,随着他的一声呻吟,疲劳的身子瞬间倒在田垄上,水花骤然溅起,又纷纷落下……
罗姓男人为追求自己的爱情,因劳累过度导致腰椎断裂,那个时代医术有限,眼见无力回天,最终抱恨不幸辞世。员外的女儿在闺中等来的不是心上人夺魁的喜讯,而是惊闻恶耗。她顿时天旋地转,泪眼婆娑,一度滴水不沾,卧床不起,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无法走出哀思悠悠、悲情渺渺的藩篱,也无法冲破世俗的桎梏,为了这场没有结局甚至残酷、凄苦的爱恋,她选择了终身不嫁,恪守着一生的忠贞。
传说“百箩坵”这坵田最终是由胡士琇用插杨柳条分界线的方法,一块一块的卖给了当地的农民耕作。
如今“百箩坵”已荡然无存,当地农户在此处早已建起漂亮的别墅和宽敞的庭院。“百箩坵”的故事在罗市历史上有多种版本传说,唯独这个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据会埠招宾“济美石牌楼介绍”中文字显示:“济美石牌楼,建于明万历二十八(1600)年,是明王朝为表彰华林胡氏后裔胡士琇及其祖先胡仲尧、胡仲荣兄弟赈饥、创南津桥、造冯川桥、建华林书院、修孔庙等善行义举功德而修建。”由此可见,胡士琇生前为当地做了不少像建桥、办学等公益事业。明王朝颁旨建“济美”石牌楼是对胡士琇的最高褒奖。皇恩浩荡,普及天下,弘扬美德,世人赞誉。
耸立在招宾潦河岸边的“济美”石牌楼
(胡十万的故事传说之三,朋友任克森讲述。)
下篇故事预告:胡玉书招宾挖宝坐牢,刘祥占报官深夜追赃。
END
甘道友
奉新罗市人,县财政局退休干部。曾聘为《中国企业家报》、《法制周报》多家报刊记者。有《那远去的日子》、《长城能推倒吗》、《活在当下》、《尽在语中》、《酒啊,酒》、《广阔天地绽芳华》专著出版。系中国新文学转型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故事协会会员,宜春作家协会会员。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