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古
朴素优雅
严谨和谐
村
“保护好传统街村,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村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习近平
赤田高岗村建于明代正德丙子年(1516年)。村庄就山伴坡,村前池塘古井,村后古樟古枫,真可谓青山碧水、钟林毓秀;村中建筑具有典型的明清特点,它们见证了世代变迁,记载了生活喜乐,已然成为高岗历史的一个个缩影。高岗名人故居及遗迹是乡土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青少年励志向上的良师益友。
10月13日,赤田中小开启“走读奉新”系列活动。第一站,他们来到赤田高岗古村,探访其中故事,解锁村庄文化智慧。
下午3:00,阳光和煦,微风拂面,师生们在高岗村许爷爷的带领下,开始了高岗文化探寻之旅。
六角碾亭
造型独特设计科学
大家先来到了建于同治年的六角碾亭。高岗村多为许姓,六角碾亭是许氏先人为碾除谷壳而修建的一座亭子。亭子顶部共有六个角,地下设有圆形石凹槽,人们把谷子放在石槽里,然后用牛驱动石盘围着圆点碾压稻谷。许爷爷告诉大家,这种碾亭设计科学、造型独特,同类碾亭在江西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可谓是独一无二。听了许爷爷的介绍,同学们一边想象着当年牛碾压谷壳的场景,一边感叹着许氏的聪慧与能干。
六角碾亭
六角碾亭旁边有一口古井,甘泉常年不绝,即使干旱之年,井里的水也是清冽甘甜。同学们围在古井旁边,听许爷爷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太史第
核心建筑规模宏大
一路向西,许爷爷领着大家来到了一座古宅。大家抬头一看,一块“太史第”横匾挂在门楣正中央。许爷爷告诉大家,太史第是许振祎的住宅。许振祎是同治二年进士,也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幕僚,是高岗许氏的代表人物。
太史第门前场地开阔,建有旗杆石、系马桩;左右两边墙壁上是明代石雕,雕刻着活灵活现的麒麟、狮象和各种栩栩如生的花草。触摸着这些石雕,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许氏家族门前车水马龙的盛景。大家边走边看,时不时研究驻足,仔细欣赏。
存耕堂
历史悠久
往太史第里屋走去,左拐右拐,来到“存耕堂”。这里有一条数百年的古巷道,长达1000多米。巷道门楼上嵌有罕见的“公路"二字红色石刻。据许爷爷介绍,"公路"指的是高岗古街巷意思,但和现代公共道路叫法惊人一致,让人仿佛穿越古今。
在许爷爷的带领下,师生还先后参观了玉芝园,许振祎官厅,清代文昌阁,小西园。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听介绍,一边做记录,还不停地询问有关史料。与古宅相逢,感受古建筑之大美;和历史邂逅,汲取人文之力量。
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要返校了,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洪宇老师跟大家说:“同学们,走过千年,依然奉新!高岗古村是我们千年古县的一个缩影,我们每一个奉新人,在为古村文化喝彩的同时,更要懂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无旁贷。”
-THE END-
图文:行政
编辑:洪宇
初审:涂厚富
终审:高永霞
自定义html广告位